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新闻传播类 >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 > 学习指南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传播学包罗宏富,流派纷呈,初学者常有这样的困惑:传播学的核心理论究竟有哪些?《传播学原理》(第二版)应能解决这个问题,它提供的系统的知识框架和精炼的理论阐述,形成了一幅相对完整的传播学“理论地图”。

在老版的基础上,新版修订、增补了近十五万字的内容,体例更为清晰。新版基本遵循传播基础——传播要素——大众传播的思路,广泛吸纳传播学教学和研究的最新成果,结构紧凑合理,内容丰富翔实。

与其他“概论类”教材相比,本版的优势和特点显而易见:

第一,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作者为国内最早开展传播学研究的学者之一,见证并跟踪传播学发展数十年,其眼光和积淀使本书早已超出“介绍”层次,融入了自己的创见和心得。

第二,学以致用,本土经验。新版中诸多见解都源于作者多年来的研究,体现了作者一贯的主张:用舶来理论验证中国现状,解决本土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在新版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除此,新版承续了原版的风格——逻辑清晰,叙述简练,案例丰富,这也是其首版畅销十五年、销售十多万册的关键因素之一。

《传播学原理》(第二版)不仅适用于新闻传播各学科本科教学使用,亦适用于广告公关、市场营销、宣传、国际关系乃至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课程,对从事传播业的人员也颇多益处。


◇ 作者简介

张国良,197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联合培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1953年出生于上海。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复旦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联合培养的历史学博士(1991)。曾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导,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复旦大学传播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传播学会首任会长。

1981年被选派到日本东京大学留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新闻与传播学者。后多次访问美、英、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曾被聘为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荣誉称号

被授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曾担任中国传播学会首任会长,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传播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为我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博士。兼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专家组成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理事,上海市政府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等十几所院校的兼职教授,国际知名刊物《亚洲传播季刊》(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在中国大陆唯一的编委,《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学报》编委,香港《传播与社会》顾问,台湾《新闻学研究》评审委员。

头衔: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 。

主要学术

成就迄今主持开展了包括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大众传播学》、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国发展传播学》、上海市社科重点项目《上海市民与媒介文化》、国家211项目《中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研究》以及与美英澳日韩新台港等国家和地区合作项目在内的30多个课题,总经费逾200万元。出版《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现代大众传播学》、《新闻媒介与社会》等20多部著作,发表《中国大众媒介“议题设置功能”分析》、《上海市民与信息化》、《面向21世纪的上海市民与媒介文化》等100余篇论文。

获得上海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新闻奖优秀论文奖、中国图书“金钥匙”奖等多项奖励。

代表作品

出版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新闻媒介与社会》、《现代大众传播学》、《传播学原理》、《现代日本大众传播史》等等。

《中日韩三国媒介相互报道研究》(合著/韩文)韩国KPF出版2006

《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新闻媒介与社会》(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传播学原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现代日本大众传播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大学生网络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合作)《复旦学报》2006年第4期

〈中国传播学的兴起、发展与趋势〉《新闻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6年第2期

〈中日报纸国际报道的变迁与比较研究〉(日文)《大众传媒与冷战后的东亚》日本学文社2005

〈论中国传媒与社会民主化进程〉(合作)《新华文摘》2005年第13期

〈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与满足〉《新闻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5年第3期

〈上海市民与信息化〉《传播学研究集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中国受众与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3期

〈中国大众传媒“议题设置功能”分析〉《新闻记者》2001年6期

外界评价

首先是对于日本的媒体的关注,这点可能是和他在日本的长期的游学经历有关,包括对于解放日报、读卖新闻、文汇报等几张报纸的比比较文章中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点是他比较关注外国传播学理论在中国的检验,从他的研究文章可以看出,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研究,而上海这座城市、上海的工人群体是他最为常用的样本。对于议题设置等理论他也已经作出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相信在交通大学的研究过程中,他所未完成的东西很可能成为他继续投诸关注的重点所在。

第三点是他对于定量研究的重视,通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得出数据,立足于数据得出结论,是他文章中最为常见的方法。而对于上海市民的电话调查方法也已经成为了复旦传播学系调查的主要方法之一,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第四点是他的研究很放长线,就是在时间这个纵轴上能够在不同的时期就某一问题作出相同的调查,从而对于整个受众的习惯有一个发展性的描述和把握,有些是5年,有些是7年、10年。

第五点可能是由于文章的出版年代还是偏早,他对于网络传播的了解和解读还并不够深入,只是在表面上轻轻滑过,提到了对于网络对于传统媒介的一些影响和冲击,相信其先进的研究定会继承其对于网络的关注,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

获得奖项

先后获得各种奖励20多项,其中包括: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称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新闻奖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图书“金钥匙”优胜奖、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等等。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