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的研究对象为广播和电视两大现代新闻媒介。在现代,广播、电视和报刊三足鼎立,广播电视在社会的大众传播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本书对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历史、性质、特点和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作了系统的研究和介绍,读者对象主要为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和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
本书共十章,由三人合作写成:广播与电视是大众传媒的重要成员,具有广泛而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本书力求反映其最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广播电视历史、广播电视理论、广播电视业务等各个方面。广播、电视作为两个新闻媒介,既有共同的特性,又有不同之处,尤其在新闻业务上具有显著的区别,这使本书的一些章节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例如第一章和第二章着重对广播电视历史的梳理,第三章和第四章侧重理论的分析,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则注重具体地说明广播电视新闻体裁和编辑的特点。
饶立华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主要成果
论文
1.《谷登堡的印刷术与大众传播》(《新闻学文集》1992年)
2.《里根与电视》(《国际新闻界》1993年)
3.《生活空间的魅力一、二、三》(《中国电视报》1997年)
4.《这里的微笑最动人从<真情曲>看电视的报道优势》(《中国电视报》1997年)
5.《一个字的分量》(《中国电视报》1997年)
6.《精心策划、举重若轻、黄河小浪底电视转播中主持人形式的探索》(《电视研究》1998年)
译文
《冷静,但不冷漠德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访谈》(《国际新闻界》1995年)
著作
1.《公共关系》(合作,第一署名)(中央电大出版社1996年)
2.《电视新闻问题作品选评》(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3.《小百科全书•传播学》(团结出版社1995年)
4.《今日话题电视问题选评》(新华出版社1997年)
杨钢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兼职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中心课座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1888年获文学硕士。
研究方向:影像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研究、纪录片研究、影像传播文化研究、影像传播心理研究、影像传播的文艺学、美学研究。
主要成果
1.《成功的内在机制》(专著)1992年8月
2.《毛泽东文艺思想大全•理论卷》(编委及撰稿人)1993年
3.《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撰稿人)1994年9月
4.《权能感:人类在实践活动制约审美活动的心理中介》
5.《大地缤纷》(副导演)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晚会19994年12月
6.《全国青年港澳知识竞赛决赛》(总撰稿)中央电视台1996年4月
7.《广播电视新闻》教学大纲(合作)1996年7月
8.《以人为本,再铸辉煌》等多部电视专题片(编导)1995年至1996年
9.《昨天•今天•明天》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节目点评(点评撰稿人)1998年1月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