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新闻传播类 > 张克非《公共关系学》 > 学习指南

张克非《公共关系学》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本书原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因其具有理论思考较深入、内容相对系统、简明扼要等特点,几年来深受欢迎,并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次修订按照新的要求,参照近年来国内外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新教材的长处,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又做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将原书的9章增加为15章,涉及公共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组织、公众及无形资产管理,公共关系传播,公关人员的日常工作,公关工作的程序——确定问题和调研、策划和创意、实施策划方案、进行效果评估,并集中介绍了企业组织、政府组织、社会性组织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公共关系工作,公关机构和公关从业人员的培养。

修订版还注意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更明确的特色:一是在重要的理论环节上,尽可能做较深入的探讨,从原理上将它们说清楚,并形成系统。同时,在理论、方法上,也注意及时吸收国内外较新的成果,使之能够反映公关界的新进展。二是为了体现公共关系作为应用学科的特点,便于读者学习、理解,补充了较多的案例,尤其是国内公关界的实践新成果,试图能在一本书里,将公共关系的理论、实务和案例三大部分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三是考虑到该课程教学的需要,本书修订版注意突出实用性、知识和信息的广泛性,力求能在培养意识、掌握技巧、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上对青年朋友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新闻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教科书,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 作者简介

一、基本信息

张克非,男,1956年5月出生于新疆哈密,籍贯河南伊川。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学•经济•社会》、《丝绸之路》(理论版)等刊物编委,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7年4月至2009年6月,兼任兰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2006年至2009年,负责主编兰州大学百年校史

2013年6月,任兰州大学博物馆馆长

现为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甘肃党史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校史研究会理事,《兰州通志》总纂。

学术研究侧重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西北区域史、社会文化和公共关系。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2年获兰州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

1985年获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

1996年获甘肃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1997年获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8年取得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导师资格

2002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师德标兵

2004年担任历史文化学院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教授

2013年任兰州大学博物馆馆长

三、主讲课程

硕士生课程:中国近现代史学概论 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

本科生课程:中国近代史、公共关系学

四、主要科研项目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承担并完成教育部项目2项,甘肃省社科研究项目2项,兰州大学“985”项目1项,省级合作项目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编写教材2部,主编论文集1部。其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公共关系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已累计发行近40万册。论文《论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四大特点及不可替代性》获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编的《兰州大学校史》上卷(1909—1976)获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五、代表论著

著作:

1.《兰州大学校史》上卷(1909—1976),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西北近代社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3.《公共关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公关策划与谋略》,青岛:青岛出版社,1994年。

主要学术论文:

1.《甘肃出版业的发展、局限及其建议——基于第十届优秀出版物评奖所作的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2.《大学校长的聚才之道——辛树帜与顾颉刚的交往及其启示》,《兰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3.《也论河西地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4.《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张克非、李加福、张葛仡男,《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第3期。

5.《转变生活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社科纵横》2011年第8期。

6.《<张伯苓年谱长编>:一部别具深意的学术力作》,《博览群书》2010年第9期。

7.《继承•发展•创新——读<吴江文稿>的收获与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8.《兰州大学校史上几个重要问题的考辨》,《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9.《从兰州大学的历史看西部高校与地方社会的关系》,《科学•经济•社会》2009年第3期。

10.《晚清循化藏区的权力运作机制——以光绪十五年拉卜楞寺与隆务寺冲突为中心》,杨红伟、张克非,《江汉论坛》2008年第6期。

11.《试析1883年拉卜楞寺火烧王府案背后的权力之争》,杨红伟、张克非,载刘光华主编:《谷苞先生90华诞纪念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略论我国出版社的版权输出现状及对策》,张克非、刘甲荣,《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第4期。

1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探析》,张克非、蒋杰,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科院、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召开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14.《孙中山与20世纪“革命话语的兴起”》,《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5.《论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四大特点及不可替代性》,《科学•经济•社会》2006年第1期。

16.《中山先生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与贡献》,台湾孙中山纪念馆、台湾师范大学政治研究所编《第六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17.《发展旅游业,开辟振兴甘肃经济的新途径》,张克非、刘宇,《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第3期。

18.《论编辑、出版工作者的市场意识与文化追求》,《出版转制与编辑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9.《论编辑出版人的市场意识和文化追求》,《科技与出版》2004年第5期。(获2004年甘肃省优秀出版论文一等奖)

20.《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工作四题》,《兰州大学学报》第32卷《思想政治工作专辑》2004年。

21.《不为浮云遮望眼——评“当代著名学者自选集”第一辑》,《出版广角》2004年第3期。

22.《卓尔独立,贵在求真——读<赵俪生文集>及其他》,《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23.《试论出版工作在西部开发中的任务》,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第四届全国出版科学研究优秀论文获奖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同时获2003年中国出版协会、出版研究所颁发的全国第四届新闻出版优秀论文奖。

24.《一份不可忽视的学术财富——“当代著名学者自选集”出版后记》,《中国出版》2003年第5期。

25.《赵俪生先生治学生涯的启示》,《博览群书》2002年第10期。

26.《西部高校改善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探析》,《科学•经济•社会》2002年第4期。

27.《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德国出版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大学出版》2002年第1期。

28.《试论高等教育的观念与功能转变》,《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9.《国内五十年来的回民起义研究综述》,杨永福、张克非,《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报刊文章:

1.《“教育”是手段,“实践”是目的》,《大连日报》2013年9月3日。

2.《“感动中国”唤起的决不能仅是“感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9日。

3.《艺术活化甘肃文化资源的内容与形态——试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关键之三》,《甘肃日报》2013年3月20日。

4.《系统整合甘肃文化资源——试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关键之二》,《甘肃日报》2013年3月13日。

5.《深度开掘甘肃文化资源的价值和优势——试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关键之一》,《甘肃日报》2013年2月27日。

6.《论河西地区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甘肃日报》2012年11月23日。

7.《构建“双联”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张克非、张奇,《甘肃日报》2012年6月29日。

8.《一位真诚马克思主义者的灼见》,《北京日报》2010年1月25日。

9.《一百年积聚起的兰大精神》,《甘肃日报》2009年9月19日。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