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力图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里揭示的一系列"全球化"命题为指导,同时吸取20世纪以来"新史学"的理论,针对全球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化、社会动因、专业背景、内在逻辑及发展趋势等,展开全面系统分析,点面结合、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结合,以期勾画一幅有机的全球新闻传播史,从而既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撑,又为我国新闻传播界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提供科学的历史参照。
几年前,陈昌凤说起她想写一本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教材,而且想从一个新的视角写。我表示赞同。新闻史的教材、著作在我国已经出了很多,从一卷本到多卷本都有。我向她谈了我学新闻史的体会。传统写法的新闻史,与历史学家写的中国近、现代史差不多,按革命阶段分期,是以报刊资料叙说历史而已。至于新闻业本身的发展阶段划分,不但不能体现于章的标题,见于节的标题也不多。体现新闻规律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本来放在一起谈更符合逻辑,但是由于会突破政治分期只好按下不表。所以,一本新闻史看完了,头脑里装满了各种政治活动、革命斗争的背景材料,以及这些时期的说不完、记不清的各种报刊的言论及其斗争。头绪繁杂,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很多,尤其是对这个时期的新闻业本身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新闻业发展史中反映的新闻规律,不甚了了。有这种体会的,我想不只我一个。这并不是贬低传统写法的新闻史的价值,而是说在读过这类新闻史之后或同时,还有没有一种能满足后一种需求的新闻史呢?
有需求就去满足,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陈昌凤对媒介社会学素有钻研,我赞同她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来写一本中国新闻传播史。抓住不同时期新闻业表现的主要特点,用翔实史料去体现传媒在某一领域的社会功能,以及自身在实现这一功能过程中的发展变化。
本书采用史论结合、夹叙夹议的笔法,总述公元 1500 年以来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大历史; 既专注新闻,亦兼及历史、哲学、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本书既可做专业教材,也可当普通读物。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人物简介
1959年生,新疆乌鲁木齐人
1978年春,入郑州大学中文系(新闻方向),为所谓“77级”大学生
1984年后,一直在郑州大学新闻院系执教,第一次开课为1986年春季学期,主要承担外国新闻传播史等基础课程。
1989年,受郑州大学新闻系系主任项德生教授的委托和安排,开始着手教授传播学课程,同时写了三四十万的讲稿,也就是后来1993年出版的《传播学引论》(2003年又出版了“增补版”)。
1998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1999年出版),师从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先生。同年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任系主任
2001年,调入清华大学传播系,教授中国、外国、本科生、研究生的新闻传播史课程。
2002年,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
2003年,获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奖”
2004年,获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
2006年,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学术兼职
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著述
《中国新闻社会史(1815~200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明天文库。
《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合著),新华出版社,1998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新华出版社,“新闻传播学博士文库”,1999
《大众传播学》(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
《媒介二十五讲》(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新华出版社,2005
《全球新闻传播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百年中国新闻人》(为其6位研究生2005完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新闻写作》(译著),新华出版社,1999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译著),新华出版社,2004
近年所开课程
中国新闻传播史(本科生)
外国新闻传播史(本科生)
名记者研究(本科生)
媒介文化与批评(本科生)
新闻史研究(研究生)
媒介与社会研究(研究生)
新闻中的文化(新生研讨课)
新闻与传播学前沿讲座(研究生)
学术基本要素讲座(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科生与研究生)
传播学历史、理论与方法(博士生)
Copyright©2007–2025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